新建雨水管13075m,改造污水管11283m,对12000余处管网病害进行非开挖修复——这是芙蓉区本次老旧城区地下排水管网改造的目标,也是65万芙蓉市民日常生活保障的“地下生命线”。
与地上路网养护一样,这些看不见的地下排水管网也会出现老化、破损等问题,致使污水跑、冒、漏,雨水不能及时排出,严重时还会引发积水内涝、水体黑臭、道路塌陷等问题。可以说,地下排水管网改造是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,既是政之所求,更是民之所盼。
摸清家底,确保改造“零遗漏”
自2024年12月启动老旧城区排水管网改造项目以来,芙蓉区结合历年维护台账,以污水系统、排水口等范围为重点排查区域,通过实地查看、排查污水窨井的方式全面排查雨水、污水管道混接及污水管网破损等问题,掌握城区地下污水管网走向,建立台账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、数字准。
据悉,截至2025年1月12日,芙蓉区已累计完成管道清淤143766米,清淤68265m?3;,紫外光固化1300米,局部树脂固化113处,化学注浆36m?3;,嵌缝45米,排水明沟145米。
“之后我们将继续组织队伍对五一路、东二环、人民路、解放路、曙光路、建湘路、金利路以及晚报大道周边支路等路段进行清淤,确保所有管网‘零遗漏’。”区市政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。
错峰错时,便民利民“不扰民”
店铺开在晚报大道和嘉雨路的宋女士最近欣喜地发现,隔壁早餐铺的外排水没有外溢,以往“殃及池鱼”的现象一去不复返,居民的“呼声”变成了“掌声”。
相较于传统施工项目,芙蓉区老旧城区排水管网改造项目除管道修复外,清淤主要采用“错高峰”“昼夜交替”的工作方式,施工时间一般为晚上9点至第二天凌晨6点,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出行影响。
与此同时,各施工点位“对症下药”,采取不同的交通疏导措施。有的在路口设置了临时信号灯,引导车辆和行人按照临时信号灯指示通行;有的路段实施封闭断道施工,禁止车辆通行;还有的借用人行道,设置了临时车辆便道,并实行单向交通组织……
对症施策,把脉问诊“开良方”
“设置安全警示标志——现场勘察(QV检测)——对管道进行通风气体检测——视淤积情况采取高压水枪冲洗或人工清淤——根据管道破损情况采取不同的结构性修复方式——修复后再度QV复检”,这是地下排水管网改造的大致流程。
“我们对管道内部进行全程摄像检测,对管道内的结垢、腐蚀、穿孔、裂纹等状况进行探测和摄像,并形成‘检测报告’,再制定针对性的管道修复和改造计划。”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边操作边介绍,“对存在局部管道错位(≤5cm)、破裂、脱节、渗漏等缺陷的,我们一般采用局部树脂固化。而对管道错位(<15%管径)、破裂、脱节、渗漏等综合缺陷的管道,我们采用CIPP紫外光整体修复,相较于传统管网修复,我们这两种方式都不需要对地面进行开挖,让排水管网修复更轻松。”
下一步,芙蓉区将加快完成剩余清淤、官网病害修复、积水内涝点整治等重点工作,高标准、高水平、高效率做好市政设施精细化日常维护管理和专项维护,为群众打造安心舒心的出行环境。
第十二届国际管网展览会于2025年11月26-28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,感兴趣的可以加小编微信咨询:17736718270.
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世纪城路1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