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四五”规划期间,水污染治理的首要重中之重便是管网建设。管网问题受到的关注度前所未有。
然而,行业专家指出,尽管污水管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但仍需直面“资金匮乏”“机制缺陷”和“监管缺失”等核心挑战。特别是财政问题尤为突出,例如,污水处理的收费难以覆盖管网的运营和维护成本;同时,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也相对较低。
换言之,尽管管网建设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,但要实现其有效推进,仍需在资金筹措、机制建设以及监管强化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。
01 生态环境部、住建部、发改委再发文补齐管网短板有了新关键词:快快快
3月18日,《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发布。“到2025年,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高于100毫克/升的规模占比达到90%或较2022年提高5个百分点,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。”“到2027年,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,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%以上,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综合效能显著提升。”此次《通知》中,生态环境部、住建设、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锚定“两个加快” ,为管网补短板提速。各地要开展水体沿线雨水排口和合流制溢流口防倒灌改造;加快破损检查井改造与修复;全面开展超使用年限、材质落后、问题突出排水设施的更新改造;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;强化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内部雨污水错接混接和雨污分流改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