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知识简介
1、“三通一平”:传统的市政规划模式,即通水、通电、通路、平整土地。
2、现代市政工程的主要内容:
1)给水排水工程:包括给水工程、雨水排放工程、污水排放工程。
2)信息工程/通信工程:电信工程、移动工程、广电工程、邮政工程。
3)能源工程:电力工程、燃气工程、供暖工程。
3、 各种管网的排列顺序:
自建筑红线至道路方向布置:电信、电力、热力、气体、给水、污水、雨水、照明
1)压力管让自流管
2)管径小让管径大
3)易弯曲让不易弯曲
4)临时让永久
5)工程量小让大
6)新让旧
7)检修次数少、方便让次数多不方便的
地下:潜水(无压地下水)、自流水(承压地下水)、泉水境内水源 地表: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海洋 境外水源 |
给水
1、水源种类:
2、用水类型:为生活用水、生产用水和市政用水(包括道路、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)。此外还有水厂自身用水量及未见用水量。
水资源类型:地下水、河流、湖泊、水库、泉水、海水及可回用的污水等。
3、给水工程系统组成:
由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所组成,包括从水源取水,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,然后将水输送到给水区,并向用户配水。以地面水为水源的给水工程系统,通常可分为取水工程、水处理(净化)工程和输配水工程。
净水工程设施即为自来水厂,包括处理单元、清水池和二级泵站等设施。净水工程中主要处理流程为:原水——混凝池——(沉砂池)——沉淀池——过滤池——(加氯)清水池——二泵站。
4、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类型:
1)统一供水系统:
整个供水区域,利用共同的构筑物、净水厂和输配水设备(水质和水压相同),统一供应生活用水、生产用水和消防绿化和道路等市政用水。
2)非统一供水系统:
A.分区供水系统:当城市被大水系或山丘或者沼泽或大型基础设施等分隔时,应采用分区独立的供水系统。
B.分压供水系统:城市地形高差大,或用户对水压要求差别大,就可以采用分压供水系统或局部供水系统。
C.分质供水系统:如果用户对水质要求不高,且用水量很大,则应采用分质供水系统。或者当地生活用水水源紧张,需要远距离输水,同时,城市内或城市附近具有能满足工业用水的水质,则需要采用分质供水系统。
统一供水系统 分区供水系统
分压供水系统 分质供水系统
5、用水量标准
无论生产用水或生活用水量,炎热干旱季节和寒冷季节的差别都较大(季节)。而一昼夜内,白天的用水量显著高于夜间(日夜)。除了平均日用水量标准外,还有最高日用水量和最高时用水量:
日变化系数Kd=年最高日用水量(Qd)/年平均日用水量。取值在1.3-2.0之间。
时变化系数Kh=日最高时用水量/日平均时用水量。取值在1.3-2.5之间。
总变化系数Kz=Kd*Kh
6、给水工程布置
l水厂位置:
远离水源地,而接近城市用户。原因:
1)自来水比源水成本高,而管道会因多种原因发生爆裂、渗漏。
2)源水管水压低;自来水管水压高,成本高,应短。
3)自来水管输水量大,成本高。
总体概括:由于原水输水管水压低,净水输水管水压高,成本较原水管高,因而通过增加原水输水管来降低净水输水管,是非常经济的事。所以,自来水厂常常远离水源地,而接近城市用户。但水厂一般不分布在城市中心,而布局在城市边缘外环路内侧,靠近水源的地方。这样可以避免城市无序蔓延,方便员工上下班。
l水厂供水规模
根据用水量预测,确定水厂规模。如果采用分质供水或分区供水方案,需根据当地用地现状,通过计算进行总用水量(城市最高日用水量)的预测来确定(区分:用地块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d来确定管网管径)。如果采用分质供水或分区供水方案,则必须分类或分区预测用水量和确定相应的水厂规模。
l水厂占地规模
水厂占地规模和供水规模、供水工艺直接相关,其随着水厂规模的增加而增加,但是,水厂单位处理水量的占地面积随着供水厂规模的增加而逐渐减少,这是水厂规模效益的一个方面。
7、给水管网类型: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树枝状网和环状管网两种。
树枝状管网以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,管径随所供给用户的减少而逐渐变小。
优点:树枝状管网具有材省,投资小,构造简单的优点
缺点:但供水稳定性差,管网末梢因流量小易产生死水区,此外,输水能耗也相对较高。适用于狭长地带和用户分散地区,如从城市水厂到农村居民点,应采用树枝状管网。
环状管网的给水纵横相互接连,形成闭合的环状管网。其优缺点正好与树枝状管网相反,还有减小水锤的作用。水管都可以两方向供水,供水安全可靠;降低管网内水头损失,节省动力,管径可稍小;总之,管线较长,投资较大,但安全可靠。
在城市给水工程管网布置中,常是由环状网和树枝状网相结合的。一般城市中心地区采用环状管网。而郊区、农村居民点或狭长地带等,则采用树枝状管网。城市建设中,通常近期采用树枝状网,远期随用水量和用水程度提高,再逐步增设管线构成环状网。在规划中,应以环状网为主,同时考虑分期建设。
8、给水计算:
1)计算地块用水量(最高日最高时流量)
公式二:Qh(L/s)=Qd(m3)*1000/(3600*24)*Kh
2)计算结点流量
公式三:Qf=Qh/4
3)确定管网流向
平行输水法、对角线输水法
一年中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称为日变化系数(Kd)1.3—2.0;
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(Kh)1.3—2.5;
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(Kz)2—5。
1)先算地块流量:R与C类地:C和R类是60(M3)*2*地块面积(ha);M1是120*1.2,M2是200*1.2, M3是300*1.2,然后单位化成L/s.
2)地块流量/4得节点流量。然后,环状给水系统根据 上一级管段流量=(节点流量+转输流量)/2计算,树枝状用管段流量=节点流量+转输流量
3)根据管段流量参照表格定管径。最小取150mm。
防止水锤引起的破坏作用,最高流速为2.5~3m,每公里管段水头损失5m/km
9、 管网的埋深和覆土深度
埋深:地表到管内底深度,即地面标高减去管底标高
覆土深度:地表到管外顶深度
覆土深度大于1.5m为深埋:给排水,湿煤气;小于1.5m为浅埋:热力、电力、电信;0.7m保证管道抗压抗冻
埋深:指管内底标高到地面的距离。
排水
1、排水管道分压力式和重力式。一般情况下用重力式,因地形等限制因素需要提升时用压力式。
2、城市排水类型:城市雨水和城市污水(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)。
城市排水工程的对象是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和城市雨水。城市污水是指包括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。
1)生活污水:
来源:生活污水来自居住区、公建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区等职工生活污水(包括厨房、厕所、浴室、洗衣房等)。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等,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,灌溉农田或再用。
分类:按污水水质分,生活污水分为洗涤用水和冲洗用水两大类。前者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浓度低,适宜进行深度处理后再用,既可用于小区绿化用水,也可回用于家庭作冲洗用水。
2)雨水:
城市雨水指降雨、降雪、冰雹等经过蒸发、地下渗透、植物截流、和填充洼地后形成的地表径流部分。冲洗街道和消防用水等,由于其性质相似,从排水任务看,也被列为雨水。雨水虽然比较清洁,但降水过程中,不仅受到空气中污染物的污染,尤其是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的降水,而且,在径流过程中,会冲刷屋面、地面、路面和洗涤树木花草等,夹带污染物和泥沙等。初期雨水通常更脏,污染物浓度更高。
一座城市全年的雨水径流总量并不大,有些地区的城市雨水量和城市污水量很相近。
3、城市排水体制:
排水体制指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不同的排除方式,也称排水制度。通常将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大类:
1)合流制排水体制:
将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排放的排水系统。
A.直排式合流制:
该种排水体制将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和雨水合流于一条排水管内,然后,不经过任何处理,就直接排入水量较大的水体。
该排水体制管渠造价低,排水简捷;不设污水厂;可节省投资。但这种排水系统对水体污染严重,在城市建设早期使用多,不少老城区都采用这种方式。因其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,现在已不采用该种排水体制。
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世纪城路1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