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2017年综合管廊建设开工61.28公里 新增城市道路约468公里
1月19日,海南省住房城乡建设电话会议在海口召开。南海网记者了解到,2017年全省综合管廊建设累计开工61.28公里,海口、三亚、儋州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示范工作,确保到2020年建成100公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。
据了解,2017年全省综合管廊建设累计开工61.28公里,开工率100%,形成廊体43.66公里,完成投资50.61亿元。2017年全省共投入约180亿元用于城市路网建设和改造,截止2017年10月底,全省新增城市道路约468公里,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约为7.8公里/平方公里。完成6个市县的7个镇、5个农场及琼中县3个村共15个管道燃气项目,总投资6000多万元。
据了解,省住建厅要求2018年海口市、三亚市、儋州市要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示范工作,确保到2020年建成100公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。各市县要结合城市道路、水体、山体、绿地及重点地块建设,开展和完善步行、自行车道慢行系统建设。海口、三亚重点是解决中短距离出行、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;其他城市尤其是县城要重点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。积极推进燃气下乡进村,力争2018年再完成10个以上乡镇“气代柴薪”项目。
来源:南海网
福建移动助建城市“地下综合管廊”
自2015年起,福建厦门被列入住建部首批“地下综合管廊”试点城市,福建移动即全力协助政府、市政单位共同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,实现管廊管理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的合作共赢。近日,试点工作获得住建部、财政部、水利部绩效评价组专家的高度认可。
作为厦门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要管线单位之一,福建移动协助厦门管廊公司、市物价局完成《关于综合管廊使用费和维护费收费标准》的制定,推动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。福建移动厦门分公司还积极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配套政策、法规、制度和规范标准的修订,结合通信企业需求与政府管廊规划,不断提出建设性意见,完善后续综合管廊内通信管线敷设、维修和日常管理的规范。
目前,厦门已投入使用干支线综合管廊24.58公里、缆线管廊约50.46公里,预计2030年将建成综合管廊152.8公里。综合管廊系统建成后,不仅能够美化厦门这座海滨城市,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,还可有效保障城市供水、供电、通信等“生命线”在灾害发生时降低受影响程度。记者获悉,2016年“莫兰蒂”台风袭击厦门,重创城市电网、供水和通信设施,而纳入地下综合管廊的供电、供水、通信等均正常运行。
来源:人民邮电报
湖北宜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总投资12.99亿元
湖北日报讯 1月11日,宜昌市将军路,工人正在焊接钢筋“骨架”。未来回填后,这将成为该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一段。宜昌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于2017年11月启动,总投资12.99亿元,5条廊道全长16.7公里,全部位于点军区。该管廊最宽10.1米,最高3.9米,建成后将电力、通信、燃气、给排水等各种市政管线都纳入其中,工作人员可在内行走维护。
来源:湖北日报
湖北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新突破
楚天都市报讯(记者吕锐 通讯员隋业辉 孟奎)15日,记者从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获悉,在该局承担施工的成都北改线B标段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现场,随着管廊专用拼装掘进机成功顶进,首环地下管廊拼装成环。这标志着国内首次采用分片预制、掘进机装配一体化施工的一种全新的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技术诞生,推进了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进入模块化时代。据了解,该项目综合管廊主体结构预制率可达100%,采用了中交二航局围绕结构、装备、工法自主研发的5项专利。
新综合管廊创新采用“马蹄形”断面结构形式,较传统的矩形断面结构受力更合理,不仅构件结构尺寸更小,并且通过增加竖向隔墙,可实现单仓变双仓,双仓变三仓,有利于管片预制生产工业化。新综合管廊接头处采用止水橡胶密封止水,设计使用寿命可达100年。
与此同时,预制拼装地下廊道双模掘进机也是首次使用,其借鉴了盾构及顶管施工技术原理,集土体开挖、移动支护、管片安装及回填等功能于一体。相比传统的基坑支护现浇,新装备和工法工效提高两倍以上,施工作业人员减少一半以上,仅取消基坑永久支护工程造价就可节约5%,且大大减少建筑垃圾,对路面交通和环境影响小、安全风险也大幅降低。
来源:楚天都市报
玉林二环东(南)路道路及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正式启动实施
2017年巴中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工建设长度居全省第8位
2017年,巴中市新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2.5公里,居全省第8位。其中市本级3公里、平昌县7公里、恩阳区2.5公里。
来源:巴中市人民政府
大理永平县地下管廊建设完成投资3亿多元
整理摘自: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联盟
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世纪城路198号